Live Chat by comm100

骗局示例:“塑料炼汽”

2010/12/17 17:21:45

    “用废旧塑料炼油”,一句诱人的广告词引得全国各地梦想发财致富的人群聚北京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交了两万块钱,抱着希望回去。谁知,一场荒唐的骗局让他们的辛苦钱有去无回。急于致富的人有没有想过,废旧塑料怎么会这么容易就变成汽油…  

    两万元血本无归  

    200111日,黑龙江省安达市农民李建峰看到某省级电视台正在播放用废塑料炼油的技术广告之后,觉得这套技术既简单易于操作又效益可观,急于摆脱贫困的他就按广告中的电话与该技术的推广者一一中科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公司)取得了联系。16日,李建峰就收到了有关资料。  

     111日,李揣着跟亲戚借的钱来到了北京。在某国际大厦518室的中科公司里,女业务员热情地接待了他。收了800元咨询费后,女业务员答应李建峰第二天中午12点去炼油基地察看实际生产情况。 

     12日下午1点左右,李建峰被公司派人送到大兴北京新时代再生能源连锁生产基地,基地里两个穿绿色工作服的人负责接待。在一台机器前,其中一名基地工作人员将5公斤废塑料放进去,关好阀门,另一个工人点上火并从投料口放进一小包添加剂,大约过了40分钟,设备的出油口开始出油了。基地工作人员当着李建峰的面,把炼出来的汽油和柴油分别称重、放在机器里试验,一切正常,广告宣传与实际东西一样,李建峰放心了。  

     14日上午930分,李带着钱再次来到中科公司,交了1000元的设备托运费、1200元的生产管理费、18200元加盟设备费。下午在一间屋子里,公司的人还对李建峰进行了培训并复发了个结业证书和一份技术资料。公司的人告诉他,设备7天内到货。李建峰带着满心致富的希望回家等设备去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致富的机器却一直没有运到家。李建峰多次与中科公司联系,始终没人接电话。心里没了底的他再次赶往北京时,中科公司的办公地点已经被查封。来到宣武区公安局,李建峰绝望了,接待他的警察说,他购买“致富机器”的21200元很可能被骗了。 

     先被蒙 后骗人  

     200011月初,湖北人黄明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老乡杨光,两人一见面相见恨晚,杨向黄推荐了一个能够“用废塑料炼出汽油和柴油的设备”,看着设备的草图,黄草下定了“大干一场”的决心。  想大干,也要有个招牌才对。于是黄明花了1万多元找了一个中介公司,办了个中科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60万元,杨光化名李容担任法人代表,黄明是副总理。  
     
根据杨所提供的图纸,炼油的设备很快就加工出来了,炼油基地也在北京大兴动工。200012月,电视台来人拍广告片。在现场,几个工人烧锅炉,黄明忙着往设备里填充废塑料。可等了半天, 出油口才流出了一点带有塑料气味的液体,根本不是汽油和柴油。黄明着急了,围着设备转起了圈。在出渣口,由于出口口径太小,炉内压力太高,炉内早已被烧成灰状物的废塑料迸出来,泼了黄一脸,广告没拍成,黄明被送往医院。 

     一点油也没有炼出来,黄明明白了这个设备根本就是骗人的。但是,他必须“让”这台设备炼出油来,因为他要用它去赚钱。 

     于是,几天后,黄明与公司的司机刘少兵带着两个装有汽油、柴油的塑料捅,直奔公安部门一个消防研究所去检测油样。一个星期后,消防研究所出具了汽油、柴油检验鉴定合格的报告书。送检的样品油根本就不是中科公司炼油基地炼制的成品样油,而是他们从加油站购买的。  

     回到公司,黄明把检验鉴定合格的报告书帖在墙上,并告诉自己公司的员工,这就是公司所卖设备炼出的油品检测报告。随后,黄又开出了合同要约:公司出售的设备分3种型号, 日处理废塑料从8004000公斤不等,价格从19万元到68万元;设备出油率为80%;公司为用户提供一年的催化剂,一年后将催化剂的配方告诉用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